当前位置:首页 >> 散文随笔

淡淡的年,淡淡的味

时间:2022-07-14   浏览:9次

蜷在家里,听远处的鞭炮声在空气中震荡。PM那么高,阳光很好,但依旧像挂了窗纱,小区里放的人并不多,恐怕是响应政府的号召吧。不放也罢,看电视,刷屏,听新年曲,也能感受过年。退一步想,过年,除了那团圆饭,如果不想走动,呆在家里,让一年的劳顿安静下来,铺开慵懒,静静休养,也不失为过年的益处。

因为环境和安全的缘故,年已越来越淡去了滋味。

但还是喜欢过年,因为有记忆,有年轻一代不曾有过的童年。回想的味道远胜当下的感受。那时,离过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,就开始巴望,在心里数着日子。为何?过年有好吃的,有漂亮的新衣、新袜、新鞋。可以不用上课、做作业,串东家,走西家,口袋里装满了精果、小糖。三十守年夜,初一挨家拜年,十三高灯,腊月里扎的兔子灯天没黑就在村上显摆了。腊烛快没了,放进装防裂油的小铁盒,点亮了再放到河边的水面,那小圆盒就随水波一点点飘向远方,我们就在岸边闭上眼睛默默祈福。

孩子是过年的象形文字,穿着新衣到处跑,口袋里全是炮仗,不经意就在什么地方炸响,有时插在雪人上,一炸一个坑,喜得又蹦又跳。大一点的,来一种叫磕垛儿的游戏,用一块砖头担在另一块上,形成一个斜坡,参加的人用自己准备的铜板,竖直用力一砸,铜板就滚了出去,不远划有一道线,谁离线最近就是头家,依次排出后几名,第一名用铜板瞄准第二名的铜板,打中就是赢,每次一分钱。上了年纪的晒太阳,拉家长,天不黑就赶着回去关财门,早早就将一家喊上床。

整个正月,玩龙灯的,唱麒麟的,敲罗打鼓的,玩杂技的,前后三村不息火。没有什么报酬,也许几个馒头,或者几支烟,给钱的也有,很少。

而这一切统统成了回忆,过年更多成为一种仪式,一种象征。

盼。现在的孩子很少有那种劲头。盼得急的,大都在想着父母长辈能给多少红包,几无初一早晨忽然发现床边几毛压岁钱的那种惊喜。

吃。现在人们早已过了温饱线,平常就在犯愁每天吃什么,过年也比平常好不了多少。“过年吃什么?“无所谓!随便!”。早已没有了粗茶淡饭后对美味的期盼和欣喜。加上如今的食材,让从童年走过的大感不如从前。

贴。过去先要写对联,写之前先要“请对纸”。请回来后,要请毛笔字写得好的专门上门来写,要招待吃喝,富裕一点的还要给包香烟,写对纸的通常在这段时间非常吃香,要排队等候。贴的时候要熬浆糊,三十这天要御一块门板当台子,先清理大门、门框和中堂,再仔细将对联和花篇刷好,一一贴上,这要大半天的时间。现在完全没有了,街上到处是印刷的对联,回家用胶带一贴,一会儿就完成。但印刷毕竟是印刷,字是漂亮了许多,但却失去了手书的鲜活气息以及吹哈气捂手的年味。

玩。老一辈已去,也过了免费的年代。现在搞什么都需要成本,钱从哪里来?再说,新生代谁还愿意为了那一点点小费去耗费这个精力?大家都想看,谁都不愿意做。正月初一,大家串串门就赶紧回去打麻将了。村里村外静悄悄,偶有上门说唱的都是冲着钱来。老年人聚在一起,纷纷感觉,和过去相比,这年过得越来越不带劲了。

放。过去从三十下午开始,到正月十五,鞭炮声不绝于耳,倘若哪家有喜事,鞭炮放的更多,炮仗越做越大,越放越响,后来又发展成礼花,火树银花不夜天,吃过晚饭,早早就站在空旷的村后,看天空烟花如星光闪耀。如今空气越来越差,被迫放弃燃放的人越来越多,大家都明白,年味是增加了,但污染已越来越重。放和不放,让政府和百姓都十分纠结。

接受现实,改变传统,实出无奈。生活富裕,欲望多元,大家期待的不过是一种感觉,回忆也只是茶余饭后,在谈与不谈,说与不说之间,年已悄然擦肩而过。

年的感觉还在累积,回忆的话题依旧不断,但不再有一样的感受,不是因为繁盛的终将老去,实在因为淡化成为必然,在时事和世事变迁的年代,换一种眼光,转换思维与视角,或许,在淡去的年味里,能找到不同的感受。

版权作品,未经《短文学》书面授权,严禁转载,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。


癫痫疾病的治疗应该怎么用药呢
武汉治癫痫病的医院哪家比较好呢
哈尔滨市治癫痫病哪个医院好啊
济南的癫痫医院哪里专业
相关阅读